10年专业笔译品牌
10年数万场口译
专业留学移民翻译
多语言网站翻译
89种语言服务
英语外其他语种的引人及破碎的英语的使用使得汤亭亭和谭恩美的文化翻译文本对英语单语读者而言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对他们的阅读构成了障碍,使得他们无法轻易把握作品之内涵。如果我们考虑到东方学家的工作正是通过把东方变为易于掌握的知识而帮助了殖民者君临、控制东方的话,那么汤、谭文本所蕴含的对于殖民权威质疑与挑战的力量就不言而喻了。此外。两者的文化翻译使文本内的语言呈一种混杂状态。正如殖民地的混杂包含着颠覆帝国主义的因素一样,翻译语言的混杂也内在地包含着颠覆总体性的因素。这种语言馄杂的状况使主流的英语单语读者意识到自己的语言也存在掺杂异质成分的可能性,甚至可以使他们在自己的语言中迷失。
这样一来.英语的中心地位就得到了冲击其霸权统治也得到了削弱。而一旦语言的混杂性得以昭示,则其文化的内在同质性、文化身份的纯粹单一性也就成了本质主义观所虚构的另一个神话。巴巴也强调了翻译的这一重要作用:“现在我们开始明白为何那些流离失所、捡拾垃圾的散居族裔……的翻译/误译〔(mis) translation〕对后帝国的(postimperial )西方构成了威胁,这是因为此种翻译不断地提醒西方注意到其母语的杂合性及其民族空间的异质性。
我们认为,汤、谭的翻译策略既是对美国主流文化本质主义、霸权主义身份观的质疑与挑战,又可能会对美国主流文化的身份建构产生积极的影响:使美国公众认识到本质主义身份观的虚幻性,认可文化身份的杂合性及流变性,从而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对待文化之间的差异,以更加宽容的方式去接纳异文化对自身文化的影响与改变。此外,这种翻译策略造成的文本解读的困难会促使有心的读者主动去寻找相关的语言、文化资料。阅读的过程也因而成为一个翻译的过程,读者在将这些棍杂的语言“二度翻译”为自己能够理解的“标准英语”的过程中获取了有关异文化的知识,加深了对异文化的了解,从而使自己的文化体验更为丰富,身份构成渐趋杂合。
这种“杂”指的是“‘中’中有‘美’、美中有中也杂、美也杂,是“对纯种世系血源与纯种文化传承的否定论”。汤亭亭曾经这样描述自己对身份的探索:“我不想抹去自己所有的中国特性而成为美国人,也不想坚持做中国人而永不加人周围奇妙的美国世界。所以对我而言必须有一种方法让我拥有全部,万事皆可,而不是毁掉自身的一部分或是否认部分现实……我现在明白了可以有一种混合物,下一步就是—音乐中怎么称呼来着对,是‘融合’(fusion)她所说的“融合”就是我们这里所讲的“杂合”。美国华裔学者王灵智(Ling-chi Wang)也指出,“华裔美国人的身份既不是从美国,也不是从中国转换而来,而是植根于华裔美国经验的一种新的身份。而所谓的“华裔美国经验”其实就是一种新的杂合性文化—“第三文化”(the thirdculture).。这一文化在中、美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中产生,虽然与这两种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与其有着显著的区别。
该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混合、融合、杂合的,在漫长岁月中逐渐形成的不纯文化形式美国华裔植根于这种杂合文化的杂合身份冲击了本质主义的文化身份观,体现了后现代、后殖民时期异质文化间的张力。巴巴对杂合的文化身份给予了积极的肯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