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专业笔译品牌
10年数万场口译
专业留学移民翻译
多语言网站翻译
89种语言服务
著名美裔中国籍翻译家、作家、中国外文局和人民画报社老专家、中国对外传播领域的杰出代表沙博理(Sidney Shapiro),于2014年10月18日8时30分在北京家中安详辞世,享年98岁。沙博理也是年龄最大、任期最长的外裔全国政协委员。随着他的离去,他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由此终结。
据悉,沙博理的遗体送别仪式将于10月24日上午9时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东礼堂举行。
译著达一千万字
沙博理一直致力于传播中国声音和促进中外文化交往,其译著总字数约一千万字。沙博理曾如此写道:“翻译中国文学是我的职业,也是我的乐趣。它使我有机会去‘认识’更多的中国人,到更多的地方去‘旅行’。”
沙博理从未想到,他当了一辈子的翻译。新中国成立后,沙博理成为对外文化联络局一名英文翻译,1951年10月,他与叶君健、杨宪益、戴乃迭共同创办了英文版《中国文学》,并从事译审工作。
1967年开始,沙博理耗费巨大精力翻译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成为中国文学翻译史上一部十分重要的作品,被认为是“信、达、雅”兼备的绝妙译作,备受国内外赞誉。曾有评论称,读沙版的《水浒传》,犹如品尝景阳冈上的“透瓶香”,一开酒坛便芳香绕梁,经久不散。
多年来,沙博理除了倾全力翻译中国文学作品外,还陆续撰写了自传体著作《一个美国人在中国》和《我的中国》,以及研究中国问题的著述《四川的经济改革》《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中国古代犹太人——中国学者研究文集点评》《马海德传》等书,先后在中国、美国、以色列、新加坡等国出版,引起很大反响。
一生热爱中国
“随着岁月的流逝,虽然我从未失去我身上的美国味儿,但我越来越感到中国是我的国家。”沙博理曾面对来访的朋友说。
多年来,老舍之子舒乙断不了会去沙博理在南官房胡同的那个四合院,“他喜欢住四合院,对那个小院子依依不舍,单位给他找楼房住,他也不干。他说,在小院可以种花、种树。”而这个高鼻子的外国人和周围居民也混得很熟,大家都认得他。
“沙博理帮老舍先生打赢过一场官司。”舒乙回忆说,老舍先生和沙博理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就结下了缘分。老舍先生的《离婚》当年要在美国出版,但他认为当地出版商没有尊重其版权,决定打官司。美国方面于是要求老舍先生从南京政府开证明,而这个证明就是沙博理帮忙公证的。老舍先生这场笔墨官司最终打赢了。
沙博理的妻子凤子在1996年时永远地离开了他。舒乙说,1948年,沙博理与著名演员和进步作家凤子结为夫妇,并于1949年10月1日,和凤子应邀参加了开国大典,“他常说自己是中国女婿,并说这是他一生的荣耀,也是最大的骄傲。”
对此,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退休导演凌嘉陵回忆说,凤子在中国文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她对沙博理的帮助很大,“对沙伯伯来说,《水浒传》看起来很难,凤子阿姨就会给他一点点解释。”而这一切对沙博理翻译出高质量的作品提供了保证。
沙博理对中国文化的痴迷,至今令凌嘉陵难忘。“他很早就开始练太极拳了,我记得在他女儿还很小的时候,他就天天练,一生从未间断过。”凌嘉陵还介绍说,沙博理喜欢吃中国菜,“他尤其喜欢中国的饼,习惯在中间夹点肉、西红柿、菜叶子,做成中式三明治吃。”
没有了凤子,也没有想过要回到美国去吗?沙博理曾经笑着对朋友说:“没有。我现在住在这里,我和凤子一起呆过几十年的小屋里,时常能看到她的照片,想起我们以前的生活,与凤子相对、相守,也是一种满足。”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深圳翻译公司译雅馨整理发布